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 > 教学反思

综合实践课教学反思

时间:2024-07-12 17:15:53
综合实践课教学反思(通用14篇)

综合实践课教学反思(通用14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反思指回头、反过来思考的意思。那么问题来了,反思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综合实践课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综合实践课教学反思 篇1

综合实践课程作为一门新课程,我不断努力、探索,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充实自己,让综合实践课生根、发芽。下面总结一下这学期的工作。

本学期开展每个主题活动时,我都会在班级中展开讨论:该如何去操作,也就是要做些什么事?经过讨论,决定分为以下几个步骤:一、收集资料;二、交流体验;三、实践操作;四、总结活动。

在轰轰烈烈开展活动的过程中仍存在各种问题:

( 1 )由于四年级学生年龄还小,刚刚接触社会,他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还不够,活动能力也较差,在实际操作中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我们再多些耐心的帮助和指导,特别是在进行问卷调查方面。

( 2 )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全身心地参与了:有的学生没真正的投入到活动中,有的队员搜集的资料较少,还有的学生没有保存好一手资料,造成资料的丢失,有个别小组活动时不积极等等。

( 3 )在上综合实践活动课时,由于考虑学生的安全因素,我们在外出活动时间上难以得到保证。走出校园实地调查,走入社会进行活动的几乎没有,我们可以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开发对活动有价值的校内外资源,为队员开展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

( 4 )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酌情分工,各任其责。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学生的参与性,但现实情况注定有些制订好的方案,对于一部分学生是无法完成的。因为学生的能力有一定的差异:有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比较强,有的同学写作能力较强,还有的活动能力较强……如何使学生真正快乐地参与到整个活动中,做到人人参与,充分发挥综合实践的全员性是我需要深深思考的问题。

在这学期的各种综合实践主题活动中,通过参加活动学生们获得了对社会的宝贵经验,更享受到了无限的快乐。因此我们觉得,不管是稚嫩还是精彩,是参与还是观看,每一次活动过程就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一个脚印、一片风景、一道痕迹、一次体验!这一段有意义的时光已经成为是我任教学生这一学期中最开心的日子,将会永远存留在他们心中。下学期在社会调查上多下功夫,尽量让任教的班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利用调查访问等探究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加强学生的交际能力。

  综合实践课教学反思 篇2

“综合与实践”是以一类问题为载体,师生共同参与的一种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综合实践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数学探究或数学建模活动,是指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方法解决一些数学问题或现实问题的过程。在设计和实施时要特别关注五个环节:问题的选择、问题的展开过程、学生参与的方式、学生的合作交流、活动过程和结果的展示与评价;以及活动过程中师生互动的要求等。在教学设计和实施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密切联系实际,精心设计问题

所谓“设计问题”就是设计“综合与实践”的活动内容。好的“综合与实践”活动内容,应该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现实性;二是开放性;三是综合性;四是实践性。四者之中,现实是前提,开放性是保障,综合性是基础,实践性是根本。

比如《估算玉米收入》

1、学生课前做好调查种玉米的一些相关知识和信息。

2、阅读理解,读题,了解王大爷种玉米、结玉米以及玉米销售的相关信息。让学生充分接触并发现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提出“小组合作,帮王大爷算一算”的要求,让学生合作解决书中的三个问题。在上面分析问题的基础上,采用合作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解决问题,不仅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精神,还加强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小组合作,用计算器帮王大爷算一算:(1)今年玉米大约收入多少元?(2)平均每公顷大约收入多少元?(3)预计比今年多收入多少元?然后交流各组计算的方法和估算的结果。要给学生充分交流不同算法的机会。

二、广泛开展实践,加强合作交流

这里的“广泛”既是指“过程的充分”,也包括“形式的多样”,还应该包含“充分的交流”。比如在《铺甬路》活动中设计了如下环节:

(一)了解信息,交流信息

调查地砖的相关资料信息,交流选地砖问题。通过调查、汇报信息,学生了解花坛的大小以及铺甬路的位置和需要用正方形的地砖铺。然后

(二)讨论选转问题。

小组讨论之后,确定选择边长为25厘米的地砖,并说明理由。(1平方米正好16块)

(三)解决问题

先构建思路,要解决这个问题先求出甬路面积和每块砖的面积,再用甬路面积÷每块地砖的面积,就可以求出所需地砖的块数。然后小组合作计算与讨论,学生选择喜欢的方法计算。再全体汇报评价。

通过这三个任务的完成,以达成“过程的充分”,“形式的多样”和“充分的交流”。

三、重视反思评价,提升实践智慧

数学实践活动的“做数学”过程是让学生体验数学、应用数学、进行数学反思的过程。所以,要放手让学生自己试一试,让他们在困惑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会反思,在动手实践、概括归纳,形成正确的结论。比如在“24点游戏”中:

活动环节一:新手上路。

1.找一找:①找出两张牌算出24。 ②再添一张牌算出24。

2.试一试:给出三张牌算24。

3.小结算“24点”的基本方法:根据3张牌上的数,从中选出两个数进行第一次运算,把第一次算得的结果和另一个数进行第二次运算,使算出得数为24。

活动环节二:能手展示。

1、学生自己选出三张牌,算出24;

2、同桌互算;

3、全班小组交流。

(通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三张牌算24的一些方法,同时渗透已知三张牌算24时,有时会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活动环节三:高手擂台。

1、尝试四张牌算24。

2、分组活动:

(1)必答题:每个队通过抽签选一个题号,并解决对应的四个数算“24点”的题目。

(2)抢答题:在规定时间内用四个数算24点,鼓励多种方法。

(3)选答题:题目分为一星题和二星题各三题,让各组自由选择,答对奖励,答错倒扣。

在活动的过程中形成评价,帮助学生反思他们自己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的质量、效果,探索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那么学生的思维就会在更高的层次上发展,便于促进数学素养的形成和实践智慧的生成。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还是一门新的课程,还会继续下去。我们将不断研究、不断改进、逐步完 ……此处隐藏8574个字……因此,校外课程资源绝不是课堂、操场、实验室的简单“搬家”,而是突破要传统教学的框架,使学生与生活、与社会、与世界的发展信息相通的一个重要途径。这些资源中有许多内容都是传统教学、包括现今的电化教学所无法传授的。学习不应该只是解题目,而应该是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社会问题,将所学知识加以应用。让学生到真实的世界中进行各种体验和解决现实问题,灵活地适应实际生活的需要。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培养学生参与实践的能力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每个学生来说将会终身受益。

2.综合实践与德育相结合在综合实践课上,学生通过合作完成共同的任务,使他们养成服从集体的品质和集体观念,获得团结互助、同甘共苦的体验,激发他们良好的道德情感。此外,综合实践课程还可以使学生养成科学地计划自己的学习并细心地完成和客观地评价所得到的学习成果的习惯,也可以使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真正体验到人的智慧和双手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来之不易,从而培养勤俭节约的品质。综合实践课程对学生的活动不重结果而重育人过程。

3.综合实践与科学学习相结合综合实践课程在内容的选择上要十分注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结合,做好相邻知识系列、相近学科的整合工作,使教育内容与学生的需要及文化发展紧密配合。既让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和方法,又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注意兴趣、动机、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所以,学生在学习时,既要重视科学知识和方法的获得,也要注意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的形成。

4.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相结合在综合实践课程的建设过程中,跨学科教师相互配合,并取得校外人才的共同协作,形成整体共同指导的局面,是十分重要的。在学生家长中,很大一部分人都有一技之长,如种植、养殖、修理、加工等。我们充分利用这种家庭中潜在的教育资源,通过“请进来”的方式,使某些隐性的教育力量充分发挥功用。同时,我们还利用社会的教育力量,通过聘单位与聘个人相结合的方法拓宽引入师资的渠道。

  综合实践课教学反思 篇13

综合实践课能给我以成功的感受,因为综合实践课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体。教师不再扮演教材的“执教者”和传声筒作用,教学显得更具生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在充分发掘学校课程资源的同时,要研究和分析地方和社区的背景和条件,充分挖掘地方自然条件、社区经济文化状况、等方面的课程资源,体现课程资源的地方性特色。

有效的指导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课成功与否的关键。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开放的课程,然而自主不是“放鸭子”从主题活动的确定到最后的总结、汇报、教师的指导作用都应该是贯穿始终的。

1:指导研究方案的制定

教师通过帮助研究小组完成研究方案的设计,并给予指导从而控制研究的进程、方法、质量等因素。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确立活动方案、主题和计划。活动方案设计、方法、分工、活动步骤等。我在这一课的学生活动方案设计中,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任务,制定活动方案,再根据学生的方案指导。如:可以到那里去收集、找谁、那里有我们所需要的资料?并要预设问题。如果你所收集的资料没有找到,去采访的对象不配合怎么办?等。

2:指导学生整理收集的资料

对学生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完善,是汇报、总结、阶段质量高低的关键。三年级的学生对信息的整理能力还比较差,要指导他们学会整理。如:数据的整理――从宏观到具体的统计;材料的汇报――从总体到具体的说明;汇报的方式――可以用统计、说明、画报、录音、视频等手段。

3:指导学生交流、汇报

在交流、汇报阶段,要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及手段进行。根据我校的条件来进行汇报。汇报时教师充当主持人的角色,主角和汇报工作都由学生来完成。要给他们充分发挥的空间。让学生有收获。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发展。任何课程开设的目的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让他们学有所获。综合实践课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要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开展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发展。

在这一课的全程不管是主题的生成、活动的实施、还是交流与总结,都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充分相信学生,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在活动的实施阶段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交、选择、分析等方面的能力。在汇报交流阶段可以培养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热爱我们的学校。从主题的生成、活动的实施到汇报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从活动中认识我们的学校体会到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去爱护学校。从学校的变迁了解祖国的变化和发展。从小事做起,通过爱校、爱家到爱祖国。

  综合实践课教学反思 篇14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课的特点是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自主性。综合活动实践课不是老师教给学生知识,而是从动手实践中增长知识。

本学期,我不断学习理论知识,得到很多启发。

一、真正实现小组合作、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合作伙伴组成合作小组,并让他们在小组内选择最想研究的子课题,在小组成员分配工作时,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自己在小组里承担的任务,给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了空间,这样做,使每个小组成员之间有了惺惺相惜的感觉,团队精神大大增强,为活动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活动中让学生自己甑别,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给学生较多的选择余地,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做到有所感受,有所发现。并引导他们在完成份内工作的前提下也去帮助别人、协助别人开展调查研究,使学生在活动中不再是坐享其成,尽可能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也逐步学会评价,学会求同,学会补充,学会合作,学会做人。

二、注重探究式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用多种方式搜集资料的能力

在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的出发点是让学生走进生活、切实地进行调查研究,培养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孩子们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通过自己的思考、求助、与别人的讨论等把问题解决,这样的探究对孩子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这一次实践活动孩子们确实在实践能力上有所突破。

我欣喜的看到,孩子们在研究中变得胆子大了,勇气足了,善于思考了,学会了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三、改变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综合实践活动,让我明白了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不一味的惦记着“给”学生什么,而关注能为学生“做”什么,注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特性就是生成性。随着活动的不断开展,学生的认识与体验也不断地加深,在评价时并不要求学生调查成果有多具体,而是以学生调查的热情高低、合作的是否默契、参与人数的多寡为评价依据。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基础;不断尝试,全面提高自己的“指导”艺术;不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成熟起来。

《综合实践课教学反思(通用1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